青春在线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青春在线 >> 正文
【化匠笃行暑期社会实践】 bbin连环夺宝官网“寻烽溯忆,铸火传魂”志愿服务团赴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08-16    作者:文/赵建滕 王方宏 图/bbin连环夺宝官网      初审:贾建闯     终审:    点击:[]

7月23日,bbin连环夺宝官网"寻烽溯忆,铸火传魂"志愿服务团踏上徂徕山这片浸透热血的土地。汶水汤汤,徂徕巍巍。仲夏的徂徕山,树木参天、峰峦叠嶂,翠绿色的山脊,一直延伸至天际。在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,队员们不是作为参观者,而是作为历史的叩问者,用脚步丈量、用心灵触碰那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。

一把锈蚀的军号:听见历史的呐喊

展柜里,一把1938年的军号静静陈列,铜绿斑驳的号身上仍能辨认出当年握持的痕迹。"这是起义部队使用的军号,它吹响过山东抗日的第一声号角。"讲解员的话让所有队员屏息凝视。队员王同学的手指在展柜玻璃上轻轻描摹军号的轮廓,"我好像听见了穿越时空的号声,那么决绝,那么悲壮。"

在起义领导人洪涛使用过的煤油灯前,灯光虽已熄灭八十六载,但队员们却感受到一种更明亮的照耀。灯盏里残留的煤油痕迹,比任何教科书都更有说服力地告诉我们,信仰如何在黑暗中燃烧。

一尊泥塑的震撼:凝固的热血与永恒的青春

在纪念馆中央,一组等比例还原的泥塑场景,瞬间抓住队员们的目光——这是1938年1月1日徂徕山起义的“时空切片”。三十余尊泥塑小人,或高举土枪、或挥舞大刀、或奋力吹号,所有视线凝聚向同一方向 。粗糙肌理如时光指纹,将八十六年前那个寒风冽冽的清晨,永久定格于展台之上。

“看这个细节。”讲解员指向一位泥塑战士的脚部,“草鞋破旧,脚趾都露出来了。”队员们蹲身,与泥塑平视瞬间怔住:“冲锋时,他嘴角竟上扬着。”这一发现,让众人重新凝视这群“泥人”——他们平均年龄不足25岁,脸上无丝毫恐惧,只有叫人心颤的决然。

场景中央的指挥员塑像尤为震撼。他左手持枪、右手指向前方,大衣下摆被寒风“扯”起。队员李阳发现动人细节:“腰间别着本翻烂的笔记本,露出的边角,满是密密麻麻字迹。”不难想象,起义前夜,年轻的他或许就着煤油灯,反复修改作战计划。

当讲解员讲到“这些泥塑人物都有原型,超三分之二没能等到抗战胜利”,纪念馆内顿时静得能听见呼吸。00后队员们,头一回如此真切感知:历史书上“徂徕山起义”五个字,背后是无数具体的青春与生命。

离开展区前,队长用手机拍下部分起义场景泥塑图。照片里,三十余道褐色身影,组成锐利箭头,刺破时空迷雾。她在日记写下:“泥塑无言,可冲锋姿态在诉说——有些抉择,永远值得奔赴。”

一封未寄出的家书:触摸烈士的温度

当泛黄的纸页上"母亲大人膝下"五个字映入眼帘时,队员们的眼眶瞬间湿润。这是19岁的战士李怀民在1938年寒冬写下的家书,次日他便在莲花山阻击战中牺牲。信中那句"儿今赴国难,生死早置之度外,唯愿母亲勿念",让同学们泣不成声:"他们也是会想家的普通人,却选择了最不普通的牺牲。"

纪念馆特意复原了起义时的秘密印刷所,粗糙的蜡版、简陋的油印机,印出的却是最铿锵的抗日宣言。队员们轮流操作仿制的印刷工具,当粗糙的纸张上浮现"誓死不当亡国奴"的字样时,00后大学生们第一次真切懂得了什么叫"纸短情长"。

离馆前,团队在留言簿上写道:"我们这一代人的'长征路',就是要让这些沉睡在展柜里的历史,变成奔涌在血液里的基因。"此刻,山风掠过纪念馆前的松林,发出阵阵涛声,仿佛在回应着这群年轻人的誓言。

上一条:【化匠笃行暑期社会实践】 bbin连环夺宝官网“语”你同行志愿服务团: 一词一句总关情,一举一动振乡村
下一条:【化匠笃行暑期社会实践】 bbin连环夺宝官网赴东兴市“探东兴红韵,续睦邻情缘” 红色文化社会实践队

快速导航

bbin连环夺宝官网微信

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:bbin连环夺宝官网-连环夺宝官网入口   
鲁ICP备05001948号-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E-mail:jingcai@qust.edu.cn   
Baidu
sogou